欢迎访问潍坊韩忠玉信心教育研究中心官网!
| 设为首页 | 整理收藏 |
高级搜索
ArtCM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频道 >> 论文选登 >> 浏览文章

橘子没有错环境没有错

来源:不详 | 编辑:admin | 发布时间:2011-04-20
内容导读:     Auto insurance Auto insurance   橘子没有错环境没有错 -------教学杂文集                                                    潍坊四中 王艳      篇Ⅰ  艺术鉴赏课“放”而不“任自流” 作为一名教师,在以……

 

Auto insurance

Auto insurance

 

橘子没有错环境没有错

-------教学杂文集

                                                   潍坊四中 王艳

     篇Ⅰ  艺术鉴赏课“放”而不“任自流”

作为一名教师,在以学生经验为主的课堂中最担心的可能就是课堂的“放任自流”。课堂中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的课堂那样,是绝对的权威、绝对的管理者,但也不应该在课堂中袖手旁观或无所事事,坐等学生反馈汇报。这样就会很容易使学生离题跑题,偏离教学目标,鉴赏课也就成了“闲谈课”。所以,在实施以学生经验为主的美术鉴赏课时,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又要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课堂中始终应把握一个“度”,应做到“放”而不“任自流”。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并不是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以学生经验为主的课堂对教师有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具体做法如下:1、确定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毕竟,课堂教学是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没有目的再好的方法也失去了价值。2、告诉学生有关本课的资料。也就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比较充分的准备,从而减少课堂中的不确定因素。3、教师课前演示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当然,一堂好课需要教师付出的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指出一个问题,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呈现预先计划好的问题和指定好的解决办法,而是精心设计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适时的给予指导和评价,真正让学生在经验中学习,在求知中体验,最终获得美的感悟。

篇Ⅱ  当讲则讲

如火如荼的新课程实施,掀起了一个教学研讨的高潮,教科院提出了“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的课堂模式,学校、教师都在努力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从去年至今听过的几十节公开课几乎也都是按照這个模式的下来:教师讲授(控制在15分钟之内)-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小组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无一不体现出“自主、合作”的课堂气氛,但是也不难发现更多的课堂是为了“自主”而“自主”,为了“合作”而“合作”,教学目标真的得以优质高效完成吗?答案不得而知。

我认为“自主合作”只是一个途径,“优质高效”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如果仅仅为了适应某种形式而精心饰演的课堂那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课堂,最终结果只能是舍本取末。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能完全舍弃传统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中要做到“当讲则将讲”,如果能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甚至可以多讲。那么,在美术鉴赏课中,那些“当讲”那些“不当讲”呢?有句话总结的好“学生会的不要讲,怎么讲学生也不会的不要讲”。课本中很多内容涉及到美术概论、美术史知识以及美术文化现象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那么老师可以多讲。涉及到“观”的内容,也就是眼力与鉴评能力训练时,老师要少讲让学生多去感悟。当然知识传授的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视频中专家所言,也需创设课堂情境,加强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适时的与其他教学法穿插使用。

篇Ⅲ 橘子没有错环境没有错

今天观摩的关于“课堂剧”“小老师”两段教学视频让我想起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章。《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这说明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地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于“课堂剧”也罢,“小老师”也罢,无非都在体现一个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会终身学习的方法。不难看出授课中教师们都作了精心准备,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专家肯定。创新意识与理念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新课改走到现在,南方要比北方走得快这是一个共识,这大抵与南方发达的经济、开放的理念有关,这些暂且把它归纳为“环境”。新课改这棵“橘子”能在深圳、广东枝繁叶茂是离不开這个大环境的。

但是并不是每个省市、学校都有这么优良的教学“环境”。试想,如果在一个连基本设施(网络、图书)都不完备的农村中学实施“小老师”策略,效果会如何?如果在一个拥挤的七八十人的班级中表演“课堂剧”,效果又会如何?在班级授课的局限中有很多教学策略还是唯美的。

我认为,教学策略只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方式,而教学理念才是指引前进的方向。只要教师遵循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运用适合学校环境特色的教学方式,再困难的环境也不能阻止“橘子”的生长。从这个意义上說“环境”没有错,“橘子”也没有錯,关键是教师具备一个明确的教学理念。

另外一点感想:看到视频中的深圳广州等学校个人工作室、专用多媒体教室,羡慕之余也平添了些许向往,某一天我们的孩子们也会拥有一个可以激情泼墨的空间,盼望着。

篇Ⅳ  由清一色的“郑板桥”说起

镜头一:“师傅带徒弟”教学模式,年底的书画展、秋季写生汇报展、版面呈现在大家面前时,连没有绘画基础的老师都能一眼看出:“这是一个班的!颜色都画的一个样”(这句话千真万确的出自我校一位体育教师之口)。

镜头二:“依葫芦画瓢”教学模式,1997年《中国美术教育》刊登了《惜载童心》,笔者观摩了一节“少儿美术培训班”的中国画课,教师挂上范画墨竹-教孩子执笔、蘸墨、运笔、落幅-教师示范、孩子临摹、亦步亦趋-下课孩子把作业摊在桌上等老师检阅。笔者站起身一望,倒吸一口冷气——短短四十五分钟,便将一群活泼泼的孩子改造成清一色的“郑板桥”。

镜头三:奋战在考场的高三学生

看到这几幅图片几乎每位教过美术专业班的教师都深有体会。就在专业学生锐减的09,山东美术专业报考人数还是几万人.从专业角度这几万人细分过来,无非就是50个“张三老师”、60个“李四老师”、70个“王二麻子老师”、1000个“央美风格”、5000个“国美画室”的缩影。

原有的高中绘画模块教学研究仅限于高考中特长生的辅导,特点是:重技能掌握,轻能力培养;重考试结果,轻学习过程。虽然在多年的教学中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试训练方法,但是从长远看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规律,违背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看事物总要一分为二,在应试教育面前,我们不能否定专业教学这么多年走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但是,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好绘画模块教学确实值得大家思索,如果再把专业班的那套方式按在普通学生身上,绘画模块不开也罢,一句话:百害无一益。

如何设计出符合大多数高中生特点的绘画模块内容尚需在实践中体验、反思、总结。有一点是最重要,那就是改变原来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参与到绘画模块教学中,真正让学生在绘画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Ⅴ  雕塑模块教学的一点建议

相对于绘画模块,雕塑模块的开设在普通中学中可能难度更大。

首先是师资的问题。师范培养的大多是国画、油画、版画专业教师。雕塑专业大多设在专业艺术院校,培养时间相对较长(5年),毕业去向很少面向中学。我们学校的几十个美术教师中就没有一个是学雕塑的。尽管老师们也可以自学或者参加培训获得雕塑技巧,但毕竟雕塑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远水解不了近渴。既然想开设好就不能挂着羊头卖狗肉,那还不如就索性直接卖狗肉。

专家们提出开设民间雕塑,我认为主意不错,但是一定要引进地方教学资源,比方说请一个民间艺人来培训可能效果更好。上学期我们学校聘请高密范祚信老师来给老师们上剪纸课,本来两个学段20天的课程,可范老师第二阶段说什么也不来了,问其原因,近七十岁的老师可爱的说:你们这帮老师水平太高,再也没什么可讲得了。诚然如此,老师们45天的时间就掌握了剪纸技巧,论剪刀功夫虽说比不上范老师,却也是技术娴熟了。可是对于民间剪纸的造型呢,我们琢磨了很久也画不出范老师那麼质朴的风格。可是捧着几大本集子有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一级工艺师称号的范祚信老师却大字不识一个。哎,可叹我们这一幫子被造型准确约束的人啊,回归乡土太难!开设民间雕塑,对没有造型约束的学生发展空间可能更大,所以我认为如果开设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雕塑,一定要引进地方教学资源。

其次,就是创作材料问题。说到雕塑材料,大家就会想起能塑能雕泥巴、石头。活动建议上也建议运用金属、草木等综合材料。泥巴固然满地都是,学校如果没有工作室(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也不能让学生在教室里堆满书本的课桌上玩泥巴吧?何况这不是一两节课就完成的模块教学。我认为可以采用身边最常见的纸进行创作实践。多年前就在某城市高中学校见过学生的纸雕塑作品,当时只能用吃惊两个字形容。纸雕塑是以纸为材料,以立体构成为原理,制作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纸雕塑作品。通过分割、组合、折叠、卷曲的方法,表现点、线、面、体的韵律组合。材料的选择可以用有色卡纸、白纸等,更可以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的废弃报纸、书本,采用制作、染色等方式创作艺术品来美化生活。纸雕塑课既提高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又开发了创造的潜力,并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这些应该都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吧。

杂杂拉拉写了这么多,思路很不清晰。总结两点就是开设雕塑模块需要:

1、有效使用地方教学资源

2、根据实际开发适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MasterCard

MasterCard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信息

新闻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