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潍坊韩忠玉信心教育研究中心官网!
| 设为首页 | 整理收藏 |
高级搜索
ArtCMS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频道 >> 论文选登 >> 浏览文章

做一个文化人

来源:不详 | 编辑:admin | 发布时间:2009-03-26
内容导读:          在人们的印象中,教师当然是有文化的人,我们教师一般都经过师范院校的正规训练,具有一定的学历。如果仅仅把“文化”理解为一般的知识,这是对的;但文化具有多种意义,本文题目中所言“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的财……

 

在人们的印象中,教师当然是有文化的人,我们教师一般都经过师范院校的正规训练,具有一定的学历。如果仅仅把文化理解为一般的知识,这是对的;但文化具有多种意义,本文题目中所言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的财富,它看似无形,却渗透在人的血液里,体现在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之中。从这个层面来观察教师就并非人人皆是文化人。

以我粗浅的认识,一个文化人至少必须具有以下两种素质:

一、具有对的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怀之心

文化部前部长孙家正说,文化最主要的就是人文关怀,文化始终要把关怀人民的命运,关怀人类的未来放在一个非常核心的地位。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文化最主要的就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始终把关怀学生的命运,关怀学生的未来放在非常核心的地位。教师对学生的高度关怀之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要以学生的人生幸福作为工作的指向。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教师工作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其追求的终极指向是学生的人生幸福。这个价值追求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思维的原点、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2、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人言非佛无以为医,我想说非佛无以为师。这并非要求教师不食人间烟火,而是指一个教师对人、对学生要具有普遍的爱心。一个班的学生差异可能很大,有的聪明伶俐,有的笨拙迟钝;有的眉清目秀,有的其貌不扬;有的生于官宦之家,有的乃平民子弟;有的可能家财万贯,有的则可能出于寒门……是不是能平等地对待这些千差万别的学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教师这个职业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他不能以学生的智商、相貌、出身来决定对他们的态度,否则那些条件差的孩子极易受到挫伤。教师的爱心若能够普照每一个学生,那么,这将是每一个学生的一种福份。教师若总能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孩子,真心地热爱每一个学生,那他就是学生们心目中的如来佛。

3、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成长中的人。

每个学校中一般都有经常违纪、屡教不改、在违法犯罪的边缘徘徊的特殊学生。教育、管理、转化这样的特殊学生是我们学校工作中最硬的核。教育、管理、转化特殊学生要从内心深处对他充满善意,真心地希望他好起来。这是最要紧的一条,其重要性超过任何的策略和技巧。孩子是最敏感的。如果他感到你对他没有善意,那在你手上转化他的可能性一定是“0”。说我们的教师对特殊学生没有善意,不希望他好起来,教师是要感到冤枉的,问题是教师常常被特殊学生的行为所激怒而失去理智和分寸,学生没有办法感受到教师的善意。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看作成长中的人。一个孩子不管他怎么地不长进,惹我们生气,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是成长中的人。他犯错误,是可以理解,应该谅解的,需要宽容的。如果教师真能做到这一点,转化成功特殊学生的可能性才有机会发生。教育好出现在自己班上的特殊学生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压力,一种负担,也是一种考验,一种机会。成功地转化一个特殊学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可以使我们的社会少一个罪犯,多一个建设者;可以使一对父母免于绝望,一个家庭免于失败。

二、具有自己的思想。

目前基础教育界,普遍存在着而且严重地存在着教师的主体性缺失的现象。有太多的教师看起来很忙,但让他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深以为一个教师的思想力表现为他对下列三个问题思考的深入程度:

1、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一切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这个问题。经常思考这个问题能使我们的办学行为始终保持一种理性,一种坚持办本质意义上的教育的理性。所谓办本质意义上的教育是指办学要把握住教育的规律,要按照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去做。我深以为教育无非就是针对孩子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施之以适宜的启发、引导、督促和帮助,使其获得在现阶段适宜的发展的过程。整合学校内部的和外部的,人力的和物力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促使这一过程完成得好一些、更好一些的过程就是办学。有了这样一些基本的思考,有了办学的理性,把握得住教育的本质就不会出现唯上级之命是从、唯书本之言是信的现象。

2、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相对接触得较多一些,思考得也较多一些。教师印象最深的就是教学的三维目标,所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这三维目标至少蕴含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和智力、方法孰轻孰重——是掌握多少具体的知识重要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最基本的智力重要?第二个问题是知识、智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孰轻孰重——是掌握知识、发展智力重要还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重要?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引发不同的教学行为,从而带来不同的教学结果。当然即使回答得很好,要产生最优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学策略上的指引,需要在打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的优质课堂上肯下功夫。

关于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还必须关注该学科所能给学生带来的特殊的素养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把握体现了一个教师教学行为的学科特性。

3、人为什么而活着?

这个问题抽象而又现实。说它抽象,是因为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一个人生的终极性问题,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对此问题的回答反映着人的灵魂的依归状态,体现着人生的境界。说它现实,是因为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命题,谁也回避不了。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好像一列没有目的地的火车,不知道要驶向何处。也许有人要反对说,有许多人从来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照样度过了一生,还可能很快乐地度过了一生。这确实不错。许多人的确不必思考人为什么而活着,但是否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正是文化人与非文化人的区别所在。教师作为社会上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知识分子如果对此没有自己的思考则很难称其为文化人。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下面,还有人为什么要工作?应该怎样工作?应该如何与人相处?怎样面对人生历程中的进退得失、荣辱否泰?等许许多多的问题。没有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系统思考,教师就很难形成自己成熟的人生理念。做经师易,做人师难。(希望同志们精读我们开学初下发的《自动自发》一书,读了你定会收获智慧,收获快乐,收获幸福!)

如果一个教师具有了对的发展的高度关怀之心,具有了自己的思想,我想不可能有人还会批评他有文凭没文化了。做教师的,尤其是想做一个好教师的都应该努力做一个文化人!

 

 

 

上一篇:试帖12
下一篇:校魂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信息

新闻签收: